
氣候變遷會對物種造成什麼影響?
氣候變遷主因為人類經濟活動。人類的不當開發及超限利用,改變地球地景樣貌,破壞生物棲地以及生態系統,威脅所有生物的生存空間。面對氣候變遷全球暖化,如同人類一樣,許多生物被迫離開家園,或是需要快速演化以適應新的棲息環境,否則將面臨滅絕的危機。人類與萬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,彼此之間的關聯其實是十分緊密,人類活動排放過多溫室氣體改變生態環境,而棲地的破壞與生態系的崩解,也加劇氣候變遷的速度。
荒野保護協會串連地球一小時和地球日兩大國際環境節日,從一月起至五月籌辦地球倡議,關注氣候變遷以及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生活與自然棲地影響,提升民眾環境意識,進而起身行動。
為何要守護棲地?
棲地泛指生物生長、生活的環境或地方;棲地可以是海洋、海岸、溼地、河口、河流、湖泊、埤塘、森林、高山、野地、農田、公園等。從高山、海洋到城市,每一個棲地都具備它獨特的重要性,除了提供各式各樣生物棲息,並且具有調節氣候、淨化水源、防洪保水等重要防護作用。極端氣候日趨嚴重,守護棲地也就是保護我們家園降低災害的衝擊,是一場刻不容緩的行動。
因二氧化碳的排放逐年增加,導致溫室效應及氣候變遷,2007年由WWF(世界自然基金會)發起地球一小時活動,呼籲地球上每個人都可藉由響應關燈減碳愛地球。荒野保護協會自2005年起推動夏至關燈,2010年時與WWF合作加入響應團隊,近年超越一小時致力於長期守護行動。全球超過172個國家、7000多座城市、上億民眾共同在當天用「自己的力量」保護地球,為全球最大環境群眾運動。
カウントダウンタイマー2017年3月25日(六)下午15:00~21:30時,展開各項綠色活動。邀請各大媒體、協辦企業、響應名人與響應民眾同步全球倒數關燈1小時,與世界接軌。
活動時間: 15:00-21:30
於圓山公園邀請一般民眾、企業及響應夥伴以不插電音樂會的方式,展開心靈及聽覺視覺的饗宴。
活動時間:17:15-19:00
邀請民眾觀賞「洪水來臨前」影片,增加對友善環境的概念及內化人心。
時間:20:20-20:29
1.來賓致詞關燈倒數
2.承諾簽署
時間:20:30
關燈一小時開始
時間:20:30-21:00
1.與地球說話
2.點亮60+標誌儀式
時間:21:00-21:20
普濟門太鼓隊表演
時間:21:20-21:29
大合唱-It's earth hour 主題曲
時間:21:30
關燈一小時結束
時間:21:30-21:40
荒野劉月梅理事長分享
時間:21:40
活動結束
活動地點:花博公園圓山園區
捐款支持荒野保護協會辦理地球一小時活動相關經費使用(含器材設備的租用及行政支出),荒野皆提供贊助夥伴LOGO露出於活動網頁內頁 (半年期)、荒野快報、臉書平台、公版影片片尾露出,並可於活動日當天進行一個攤位擺設。
劃撥帳號:18724292
劃撥戶名: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
參與響應的個人、團體、機構、企業,歡迎使用Earth Hour Taiwan響應圖示,讓朋友看見你的行動,邀請更多人一同加入。請注意,此圖示僅可使用於「非商業」用途,不得用於營利商品及服務販售之宣傳與製作。
年輕人94狂!用你的行動來挺地球!
打開BeanGo!建立「地球一小時」野生群組,讓你的行動被更多人看見;讓「地球一小時」的野生群組遍地開花,到處都看得到!
詳細步驟請參考下方影片:
想挺別人的行動嗎?
只要打開BeanGo!App,用雷達掃描並加入附近的「我支持3/25關燈一小時」野生群組就可以了!
詳細步驟請參考下方影片:
影片簡介
戀戀火金姑,戀戀土地。本部片以水生螢火蟲──黃緣螢為主線,敘寫石門區老梅村梯田主人與田裡各類生物互動的故事,透過獨特的運鏡將這些最細緻微小的水生生態放大在鏡頭前,透視不易發覺的各式水棲昆蟲生態,佐以豐富多樣的動植物及田中歲時農作瓜果的一一入鏡,呈現出傳統中有機農耕與生態環境天人合一的關係。
本部片以「老鷹先生」沈振中老師追索老鷹生態的生涯歷程為影片核心,探討台灣黑鳶的生態處境。因為愛,人類可以跨越物種間的藩籬,以至於無悔的付出,讓我們重建人與自然的親密關係,為地球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。仰望天空,你,看見老鷹了嗎?
在層巒跌宕的九九峰上,有一群猛禽專門在崖薑蕨上築巢,牠們的同族也許在寒冷的北國和暖活的南島來回遷徙,惟獨牠們選擇在台灣繁衍;牠們的羽色千變萬化,若非細長的嘴喙與腳爪實在讓人難以分辨。讓我們一起透過影片來一窥東方蜂鷹孵蛋、育雛、交配、覓食有趣的行為生態。
影片敘寫稻鴨庄以生態優先推動有機農業,不但找回農田消失已久的生物多樣性,同時重新締造農業價值,在社區產業經濟與生態保育並行並重的發展下,重拾農村的活力,並積極朝永續生態社區發展邁進的故事。影片中除了更精緻更完整的揭開白腹秧雞的神秘面紗,同時記錄一群人如何運用自然資源,建構生態廊道,用在地參與無限的力量打造社區特色,傳達人與自然、人與生物間和平共存,生態永續的觀念。
夜行神秘的貓頭鷹有許多美麗的傳說,魔法小說「哈利波特」裡牠是忠實的信差,希臘神話中牠是象徵代表智慧的雅典娜女神。這麼可愛的生物在小小的臺灣就有十二種,其中領角鴞是分布最廣泛和人類生活領域最接近的一種,常可在低海拔林地或城鄉交界的平原地區發現牠們的蹤跡。隨著社會經濟的需求與開發,領角鴞逐漸進入都會的新環境,都會區食物量充足,被天敵捕食的風險相對較低,對不挑食的領角鴞似乎是一個理想的棲息所在,然而牠們卻得面對另一個困窘的處境,就是要如何在都市叢林裡順利繁衍下一代?想知道這群大眼嬌客們與人類的互動及種種生活習態,來看這部片就對囉!
萌度破表、長得像極了虎斑貓的「石虎」,是台灣最優雅、最神秘、也最稀有的保育類動物,額頭眼窩內側的白色條紋,耳後的白色塊斑是牠的正字標記。即便是如此珍貴,但小石虎們的生存仍被強烈威脅著。這部影片記錄兩隻小石虎「集寶」與「集利」兄妹,敘寫從小到大被人類飼養再野放後的處境。石虎寶寶能否平安長大呢?邀請你與我們一起來看影片。